Search


這篇應該觸及許多敏感的禁忌,至少就我這年紀以上及我演藝工作性質;為什麼只是陳述臺灣歷史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這篇應該觸及許多敏感的禁忌,至少就我這年紀以上及我演藝工作性質;為什麼只是陳述臺灣歷史,就會讓我心神不寧呢?這也是威權時代下的後遺症,我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承受著。

歷史不是要教我們仇恨,而是要清楚了解在當時的脈絡下,為何會造成傷痛與死亡。
過去的記憶不是要此刻的我們互相傷害,把人分門別類比較優劣高低,而是提醒我們那些愚蠢又野蠻的事,都是能靠人的智慧與良知避免的。

中國國民黨政府(國民政府),在中國被共產黨轟走退到臺灣之後的事,我的記憶只有十大建設、孫運璿、保密防碟、宣布解嚴等,沒有前因後果且避重就輕,對於生活在臺灣的我們,是不公不義的事!
讀了這些歷史,不代表就得仇恨國民黨,或是轉而支持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等;但事情總要有趨近事實的真相,供我們做判斷,功過並陳才能理性討論。

《二二八屠殺》

以前都說是查緝私菸造成的省籍衝突,然後死傷輕描淡寫,似乎是一個不小心擦槍走火的「單一事件」。
大誤!!
國共戰爭,蔣介石領軍的國民黨軍隊戰敗,臺灣被接收。開羅會議發布新聞公報,主張日本投降,臺灣與澎湖歸還給中華民國,但這有無條約效力,持續爭論中。

蔣介石任命陳儀擔任臺灣省行政長官,兼警備總部總司令。
新政府比日治時期的總督府更專治獨裁,取消地方選舉;統治經濟,對內設置專賣局,對外設貿易局,導致許多官商勾結,掏空臺灣物資,物價飆漲,人民生活擷据艱苦。

採取「國語」政策,禁用日文,導致許多知識份子突然成了文盲,失去工作機會。
日本戰敗後留在臺灣的財產,都被國民黨接收;國產瞬間成為私人黨產,這也是目前民進黨政府該處理的事。

查緝員在天馬茶房沒收寡婦林江邁的私菸,拉扯間用槍托將林婦打到流血昏厥。混亂中,又開槍誤殺行人陳文溪,查緝員躲進派出所,被護送到警備總局,要求嚴懲兇手,無果。
隔日,群眾先搗毀太平町派出所,再湧向公賣局臺北分局,後又到行政長官公署陳情(今行政院所在)。但得到的回應是,屋頂上的士兵用機關槍掃射,導致一發不可收拾。

當天,民眾聚集臺北公園(今二二八公園),透過臺北廣播電台,呼籲全島抗暴。

查緝私菸只是導火線,
不是二二八事件本質。
二二八屠殺有兩個階段:
1、2月28日到3月8日,這八天是群起抗暴,本地菁英與陳儀談判。
2、3月8日到5月15日,國民黨中央從中國派軍隊來臺灣血腥鎮壓,長達兩個月。
談判過程平和,除了要求廢除專賣局與貿易局,保障原住民權益,縣市長民選,陳儀皆表示樂意接受。
只是早在3月2日陳儀早電報給蔣介石,要求派軍隊協助震壓。
3月8日國民黨軍隊從基隆、高雄登陸,搗毀5家民營報社,捕殺新聞界人士,事件說法均剩官方版本;一百多名學生被帶到圓山倉庫集體槍決;兩百名在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學生也被射殺。

本地菁英在這段時間均被國民黨部隊殺光,每天都有人被捕送到基隆要塞司令部處決,隨手就把屍體丟到海裡,當時岸邊常有被海水打上岸的屍體。
3月20日實施「清鄉」,用密告和連坐法,二二八事件開始到結束,行政院推估死了一萬八千至兩萬八千人。

當時清鄉的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:「寧可枉殺99人,只要殺到1個是真的就夠了。」這個人退休後到美國養老,到死都堅持血腥鎮壓是對的。
這些人跟德國在檢討與審判納粹大屠殺時的幫凶,他們的思考邏輯是一模一樣的,這也是平庸的邪惡。

這也是造成我們不要講政治的默契,當我們一天覺得政治思辯是叛逆是造反,
那我們就還沒走出二二八的創傷與恐懼。

下一篇是更慘絕人寰的戒嚴下的白色恐怖與美麗島事件。

文擷自《少年臺灣史》周婉窈著

*圖為二二八受難者陳澄波作品《夏日街景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已經離開兒童台但仍在娛樂圈做自己喜愛的工作, 邊經營餐廳《越廚》邊享
View all posts